【喜迎65周年校庆-第二届最美井大人物】肖永红:入职井大,湘妹子与红土地结缘相守二十年
肖永红,女,1974年12月出生,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专业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专业博士后。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井冈山大学“庐陵学者”。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从事访学研究。入职井大后承担《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专业英语》等本科课程教学。科研主要方向为蜘蛛和昆虫的化学生态与行为研究、植物保护领域的生物防治研究以及生态农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9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5项。科研成果曾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4年怀揣理想与情怀的肖永红,从湖南来到江西,入职井冈山大学,不怕辣的湖南人与辣不怕的江西人相遇成趣,泼辣豪爽的湘妹子与憨厚淳朴老俵们见面相熟,从此与这片红土地结缘,至今相守二十年。肖永红教授一直在教学岗位辛勤耕耘,在科研领域努力探索。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教育事业和那一群青春飞扬的学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科研道德,为人踏实、热心善良,积极进取!由于一直从事蜘蛛研究,学生们都喜欢这位蜘蛛老师,年轻的同事们常常喊他蜘蛛姐姐,乡亲老俵们则称呼她为蜘蛛教授。
爱上蜘蛛,二十年来潜心研究,不受待见的蜘蛛却是农林之宝
提起蜘蛛,很多人就心生恐惧,然而实际上蜘蛛既聪明又可爱!汉朝时在民间就流传着“蜘蛛集而百事喜”的谚语,“摆八卦阵、坐中军帐”的结网捕食习性和黑寡妇性同类食的独特行为被大众关注,蜘蛛侠、卢卡斯的影视形象也深受喜爱。二十来年,肖永红教授带领团队在蜘蛛的信息化学物质、蜘蛛的害虫防控功能、蜘蛛的独特行为与生理机制、蛛丝的力学和生物学性能、江西的蜘蛛资源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索。通过对蜘蛛极端性行为—化学激发—神经机理系列研究,阐明漏斗蛛的性晕厥行为的广泛性和普遍规律,鉴定出雄蛛释放诱发晕厥的信息化学物质,并揭示中枢神经递质对性晕厥行为的调控机理;通过对丝腺形态解剖、蛛丝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比较研究,阐明了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蜘蛛的丝纤维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力学性能权衡策略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人们进行极端环境的新型丝纤维材料的仿生设计提供科学论据;对江西境内罗霄山脉中段蜘蛛资源进行数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该地区的蜘蛛种类超过53科,313属,766种,且多数为罗霄山脉特有物种,研究结果不仅刷新了江西省蜘蛛物种总数的新纪录,同时也奠定了江西省蜘蛛资源的重要地位。
心系农业,研发蜘蛛生防技术,乡村振兴路上砥砺前行
蜘蛛是农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类群,肖永红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与寄生蜂和捕食螨等天敌不同,蜘蛛是生态系统中不可多得的广谱捕食性天敌,具有很多优势:猎物谱广、捕食量大、作用时间长、能在田间定居并且繁殖增量,因而可在农林生态系统长期有效发挥控害功能。蜘蛛对生活环境及食物有着较高的要求,导致室内饲养较为困难。因此,团队致力于研究蜘蛛的室内养殖和大棚养殖技术,利用“集成式饲养器”,实现冬季室内养殖喂水、喂食一体化,提高了成活率;春夏秋三季利用设施大棚种草、育虫、养蛛,室内和大棚结合实现蜘蛛规模化养殖,为农林生态系统提供大批量的天敌蜘蛛控制害虫。
解决蜘蛛大规模养殖问题后,肖教授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大田生防试验,研发出以蜘蛛控虫为核心的水稻病虫草害零农药防控技术,蜘蛛生防技术的主要创新点:首创多种蜘蛛形成组合投放稻田,实现对水稻害虫全方位、全生育期的控制;首创蜘蛛生防集成技术体系,将蜘蛛控虫与益生菌防病、菜籽枯田间酵解除草三大农药替代技术,实现水稻零农药种植;首创天敌蜘蛛的大棚养殖技术,实现广谱捕食性天敌蜘蛛的人工繁育和量产。蜘蛛生防技术目前已在3个省10个县市b进了行应用示范,包括江苏省盐城县、湖南省耒阳市和江西省宜春市、吉安市、吉安县、万安县、遂川县、新干县、吉水县、永新县进行了应用示范,面积2000余亩。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使用量减少70%,农药使用量减少100%,产量达到常规化防田产量的90%以上。共计促进增收70余万元。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包括央视新闻频道和农业农村频道、江西卫视新闻频道和都市频道、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