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校友会

学校与青原区签约共建井大附属中学、附属口腔医院

7月19日,青原区人民政府与井冈山大学合作共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口腔医院签约仪式举行。副市长周密,井冈山大学党委书记胡春晓,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旭彪,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利民、廖岚,青原区委书记匡晓卫,区委副书记谢晓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克齐等出席。

胡春晓要求,我校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主动对接区政府有关部门,尽快组建井大附中管委会,发挥管委会作用,构建常态化的议事和沟通协调机制,按照“政府投入、高校托管、双方共建”的合作方式,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共赢”的办学模式,紧盯“全市一流、特色鲜明的市直优质品牌高中”的办学目标,凝聚合力、同向发力,落实举措,确保合作共建取得实效。要按照省、校、市、区共同建设和管理口腔医院的创新模式,遵循“校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滚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积极整合我校口腔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优势,集中资源支持附属口腔医院的建设,共同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培训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医院,不断提升老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胡春晓强调,此次与青原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井大附中是校地双方从更高的政治站位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顺应老区人民的期盼,有利于加快构建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以实质性的合作释放高等教育体系动能,以高等教育带动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原区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推动吉安城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此次与青原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井冈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有利于发挥校地双方优势,全面推进校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利用我校口腔医学现有基础和发展潜能,进一步优化区域口腔医疗资源布局,填补赣中地区大型公立三级口腔专科医院的空白,打造革命老区口腔医学教育、医疗服务高地,更好地满足五百万老区人民在家门口享有优质、高效的口腔医疗服务需要,为保障老区人民身体健康、提升百姓群众的生活品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胡春晓强调,我们要始终牢记高校的职责使命,以“作示范、勇争先”的姿态,立足自身办学实际,主动策应吉安所需、青原所急,不断发挥高校所能、井大所为,积极推动与地方开展更为立体化,深层次、高质量、全方位的校地合作,让更多更好的合作成果惠及更为广泛的老区人民,为推动校地双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匡晓卫指出,我区积极响应市委“大改革引领大发展”的号召,全面激活井冈山大学坐落青原的独有优势,与井大共同推进了教育、产业、人才等领域一大批力度空前的合作项目,不仅收获了良好的群众口碑和社会效益,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深化校地合作是破解青原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和关键举措。他强调,这次校地携手的再续良缘,让我们倍感欣喜。此次签约,是校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珠联璧合,是又一件载入校地合作史册的大事、好事、喜事,必将开创校地共赢共融发展的崭新局面。这次惠民兴区的全新突破,让我们满怀憧憬。这两个教育医疗合作项目的落地,是经济与科教互补、城区与学区共融的新典范,必将形成聚人引才的磁场,为青原的燎原崛起提供有力支撑。这次合力共为的双向奔赴,我们将砥砺攻坚。区委区政府将把两个签约项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要任务,以“揭榜挂帅、攻坚破难”的精神,认真履行好协议约定的每项责任义务,抢抓机遇、主动跟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会商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统筹协调、一体推进,全力以赴保障项目早落地、早投用、早见效。我们也期待继续与井冈山大学共同谋划校地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树品牌、创特色,推动校地合作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在同频共振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井冈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廖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赞华分别介绍了井冈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合作共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共建情况。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艳辉主持仪式。

周密、胡春晓等共同见证了双方签约。

据悉,井冈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培训于一体的省属公立三级口腔专科医院,为井冈山大学直属单位。医院由青原区人民政府和井冈山大学共同创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设置牙椅60张、床位50张,面积约7000㎡,二期设置牙椅300张、床位100张,面积约35亩。青原区负责口腔医院一期项目业务用房竣工验收、专业装修、信息系统建设、设备采购,落实“交钥匙工程”;井冈山大学负责口腔医院运营和管理、申请设置、编制审批、人员配备。

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期间,青原区负责保障学校人财物的办学需求,井冈山大学负责学校品牌打造和教育教学管理,并拿出2~3名左右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和特级教师或省级学科带头人,不断注入井冈山大学优质品牌教育资源,将“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由贴牌空挂转变为名副其实的井冈山大学办学,促进青原区乃至整个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和品质提升。(文:何路、胡正佩 图:陈寅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