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智力优势 助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井冈山大学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等学校“四个服务”使命责任,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重要指示,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点的优势,助力吉安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教育、生态、组织振兴,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六个江西”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荣获2022年度全省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在2023年软科和校友会排名榜(主榜)中,学校分别位列284位和257位,较去年分别提升34位和30位,居全省普通本科高校第11名和第10名。
高位推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先后制定了《井冈山大学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目标任务“六个江西”实施方案》《井冈山大学关于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与吉安市及井冈山、青原区、遂川县、万安县等10个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构建了“协议+联席会+专项工作会+工作专班”的长效合作机制,明确了“基础教育+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合作领域,形成校地主要领导联合亲自抓,双方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科技创新,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聚焦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投资1.35亿元,打造教育强国工程项目—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学科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批教育强国工程项目生物与医药实训平台建设经费2000万、“四新”实训平台建设经费8000万。主动对接省“双一号”工程和主导产业,构建电子信息专业集群、生物医药专业集群、新型材料专业集群,与吉安市工信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相关企业联合成立数字经济、新材料、生物与医药三个现代产业学院,优化“高校-政府-企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与青原区人民政府成立“数字经济”博士科技服务团,与吉安市科协联合打造吉安“工博士”服务团。加强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青原区政府的三方合作,推动成立“东井冈实验室”,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城市科技品位。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工信部生物医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与华能井冈山电厂、吉安砺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18个校企联合实验室,46位教师到吉安市及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工信局、科技局、教育局、发改委、乡村振兴点进行挂职帮扶。研发的高值化回收关键技术与自动化拆解、正负极材料修复技术分别入选“科创中国”资源环境先导技术榜单,为相关企业新增产值86.42 亿元,新增利润12.22 亿元,新增税收1.99 亿元。通过技术转让等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近2000万元,帮助企业获批省级名牌产品3件,省级新产品33件。
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优化“党建+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发挥吉水县文峰镇低坪村、青原区东固镇殷富村等驻村工作队和科技特派员两类人才的作用,通过“党建+科技+产业”三结合的方式,实施帮扶。联合国家级农高区建立市级井冈蜜柚母本园,共建组培中心开展“井冈蜜柚种苗脱毒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培育1000株脱毒种苗;组织专家以“蛛”护“株”,通过蜘蛛控虫为核心的水稻病虫害零农药防控技术的水稻种植,目前覆盖长江流域多个水稻种植大省,提高了亩产量,吃上了放心生态米;首创红壤丘陵山地百合种植技术体系,帮扶青原区畲族民族村等发展白莲种植产业,提高产值53%,与地方政府签订了为期5年、经费3840万元的百合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团队技术服务百合种植产业总面积达38000余亩,惠及农户4310户;采取“课堂+现场”“理论+实践”“案例+推广”等模式开展乡村“土人才”培训23场,培训学员1000余人。通过驻村帮扶,低坪村获批“第七届江西省文明村镇”、江西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等荣誉。通过帮扶革命老区东固畲族民族村等开展百合、白莲种植培训,年户均增收达1万元,“百年好合——百合照亮井冈乡村振兴路”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发挥教育医疗优势,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吉安市构建了“高校带新校、实习+支教、师资培训”三层次的合作体系。通过“高校带新校”,双方建立了“政府主办、校地共管”的井大附属萃英学校新模式,合作共建吉安市卫生学校;通过“实习+支教”,学校与吉安市100余所学校建立了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江西偏远山区小学派出师范类志愿者支教,有效缓解农村小学音体美等专职教师紧缺状况;通过“国培计划”,培训了革命老区2000余名中小学老师,助力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发展。发挥附属医院、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优势,为革命老区培养一批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吉安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学校与青原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附属口腔医院,新增三所医院为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我校红五星助盲跑团发起人胡亮老师带领志愿者服务吉安市盲人,江西卫视4月9日直播我校助盲跑团活动一小时,收看人次324.38万人,1万余人对直播节目进行点赞。
发挥文化研究优势,提升吉安文化软实力。学校发挥发挥红色文化和庐陵文化研究优势,为吉安市本级和13个县市区编制教育、医保、消费升级、开放经济、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等多个领域“十四五”专项规划。开展江右文库的编撰和整理,定期出版《庐陵学术》《庐陵文化研究》等集刊,主持设计吉安市系列村史馆、吉安县名人馆、欧阳修纪念馆、永丰县状元馆、周必大纪念馆、聂豹故居等展陈大纲,参与吉安地方庐陵文化建设,用镜头影像记录吉安市社会经济发展面貌;主编《红色文化》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系列教材,成为大中小学的必备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基础类教材一等奖;编写勤廉江西史鉴故事,在省纪委官网、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刊发13篇我校送出的勤廉江西史鉴故事,点击率10万+,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联合省内高校,首次举办红色运动会;借助红色采风、微党课、微团课、音乐剧等方式使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以思想之美、青春之美、艺术之美铸魂育人。《红色资源融入课程育人的教学体系构建与18年实践》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重大创新基地、全省高校红色基因传承示范高校、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和2个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校地党建融合,赋能青原区城市社区治理。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创新推动学校16个学院(含吉安卫校)与青原区15个村(社区)、3个两新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整合凝聚社区共治共享最大合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新路径。每季度召开一次校地结对共建联席会议,策划联建活动计划,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学校发挥人才、教学、场地资源,在2022年培训104名社区干部的基础上,继续做好青原区村干部学历提升、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培训、数字化经济人才培育、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共建单位落实党员“结对帮带”机制,丰富互动载体,完善互动功能、提升互动成效。志愿者在15个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60多场次,服务群众1.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