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校友会

校友彭庭松作品《同学做客到我家》

同学做客到我家

彭庭松



在整理旧相片并拍照保存时,我发现了这张合影。那是同学们到我家做客,在老屋前拍下的。二十五年的时间,已经让这张照片的价值变得越来越珍贵。


那是1992年在吉安师专上二年级的时候,寝室同学突然有了集体周游列县的念头。先是去了万安、安福、泰和,受到同学家人极其隆重地接待。我于是也就有了回请的念头,但鉴于家里条件不是太好,内心自然有矛盾和忐忑。打电话和父母试探性商量,父亲说我们家里离学校那么近,你又张开大嘴吃了人家的,那是一定要请人家来一次。接待的事情我们会做好,一定不会让你丢脸。


具体的日子已然不记得,但很清楚那天是周五。下午在中文楼上中国革命史课,第三节上到将近四点,老师情绪还很投入,兴高采烈;我却心不在焉,非常焦急。于是鼓起勇气,在课间向老师请了个集体假。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祝我们玩得愉快。


一行十多人步行到了青东公路。一部分拦住了客车先走,一部分拦住了一辆卡车,相约在宋溪下车等候。车子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到达宋溪时已经六点多钟了。暮色苍茫,月亮在上,我们再沿着丘陵间小路直奔我村而去。一路上,我们遇见了荷锄戴月归的农夫,也不断为牵着牛回家的耕夫让路。经过的村庄灯火点点,草丛间虫鸣起伏,有同学禁不住唱起歌来。说说笑笑也走了一个小时,才到村口,群犬乐吠,池塘的蛙声也叫得更起劲。


父母早已迎接在这里,见到我们长长舒口气,说:才到呀!我们五点钟菜就准备好了。一阵寒暄后,就到了我家。炉盆火早已烧好,炭火红红的,大家围炉而坐,很可惜当时不知道有部书叫《围炉诗话》的。父母和帮忙的人赶紧热菜,不一会儿功夫,两桌饭菜就热腾腾摆上了。温热的吉水冬酒,在特意请来作陪的本家叔叔的吆喝下,一直滚滚烫烫的。一群学生娃,是经不起劝的,加上饿了,没多久就有几个醉了。顺势一架,就在旁边的床铺上躺下。


陆陆续续吃到10点多,母亲打着手电,送两位女同学到族叔家借宿。一路上不断解释,说族叔是村里老师,两个女儿出去打工了,家里床铺是很干净整洁的。又说我家儿子老实巴交的,不太会说话,但心是直的,也蛮能干的。


第二天,我们自然要在老屋前合影留念。四十刚出头的爸妈坐在中间,笑得多开心。我和小弟侍立两旁,那时大弟已经到广东打工了。我身上所穿的工作制服,还是我在电站工作的大伯送给我的。同学们的装束也是各异,现在看看感慨丛生。穿西装、打领带、戴墨镜,是那时的时尚和潮装,还真有几个特别潮的分外抢眼。身后的老屋正墙,是青砖一扁一侧建构起来的。门牌上风华正茂四个字,正能诠释我们那些青春的面孔。屋角一头小猪闯进镜头,那是我邻居家老母猪所生。前面几只母鸡正在土沙中觅食,鸡臀抬得高高的,朝天阙。这是一张真正农村生态的照片啊,现在你回农村看看,土鸡和小猪都成稀有动物了。


我们的老屋后来卖给了邻居,邻居拆掉重建,现在已经是气派的三层洋楼了。我家也搬到村外二三里地的地方,也建起了一排房子。只是我现在用风华正茂期许儿侄一辈了。父母一直记得这次同学的集体做客。聊天的时候,总会问我,那个北方的回北方了吗?那个喜欢掌火钳的头脑很灵活,现在当官了吗?那个最小的长着娃娃脸的,当老师,学生会怕他吗?那两个姑娘嫁给谁了,也还在当老师吧?……


人生啊,总是在不经意间显示出它的幸福与沧桑。照片中的同学,有的一直是在当老师,不过大多是从乡镇到了县城。有的先当老师,后来做公务员,真的走上仕途了。还有两位,却未能赶上毕业二十年的聚会,忍心离开了我们。因为这个,我在读杜甫《赠卫八处士》时,总有热泪盈眶的冲动。


我们的下一代陆陆续续上大学甚至毕业了。如果有可能,真希望他们也能聚集到山村中去做一次客。允许他们奢侈一下,吃吃地道的土鸡,喝喝正宗的家酿水酒,尝尝真正醉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