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带着30名盲人一起追光
胡亮,男,今年39岁,副教授,井冈山大学美育中心副主任,艺术学院美术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近些年因眼病造成视力残障一级,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奋斗在教学和科研一线,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感动了很多师生。
胡亮,“红五星助盲跑团”公益组织的牵头创办者。由于父母是盲人,胡亮对于盲人的生活并不陌生。
前些年,胡亮的眼睛出现病变,视力随之下降。“医生告诉我,将来可能也要接受黑暗的生活了。”对于看过彩色斑斓世界的胡亮而言,医生的诊断让他一度陷入失落。内心深处的不甘心、不服输,又向他输送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能怎么办?那就上呗、跑呗!”为调整自身心态,胡亮开启了跑步生活。通过跑步,他收获了健康的身体,开始坦然面对未来。
“是不是可以带着盲人朋友一起跑步”。于是他萌生了创建公益组织帮助更多视障人士的想法。在学校师生的支持下,经过两周的筹备,2022年5月,胡亮牵头成立了“红五星助盲跑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无偿陪伴盲人朋友跑步,让盲人也能体验畅快奔跑的感觉。万事开头难,作为江西省第一支助盲跑团,胡亮一有空就穿梭于大街小巷宣传助盲跑。其间,有人接受、有人犹豫、有人质疑。“团里有一位盲人成员在第一次参加活动时,刚好旁边有人跑步发出‘嚓嚓嚓’的声音,他好奇这是什么声音?我告诉他,这就是鞋子与塑胶跑道摩擦的声音。”看着成员弯腰摸跑道的身影,胡亮内心深受震动,坚定要做好助盲跑的决心。
助盲跑团成员大多为大学生,胡亮向全国各地的助盲跑团学习助跑技术,跑团中所有的志愿者都要经过黑暗体验跑和技术训练才能正式上岗。跑步前,志愿者要提前熟悉路线,跑步时以盲人朋友的体能和配速为主,并时刻注意盲人朋友的状态。在胡亮和学校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红五星助盲跑团”已吸纳30余名盲人,以及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每周日早晨,他们都会在江西吉安风雨廊桥边的跑道上举行固定例跑。一周一会的例跑,不仅扩大了这群视障人士的朋友圈,也让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泛起涟漪。
胡亮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开怀大笑的照片。照片的主人公姓傅,大家喊她“傅姐”,其丈夫王龙飞是跑团的老成员。早些年,两口子的生活日常便是围着按摩床打转。去年10月,听闻盲人也能跑步,王龙飞兴致勃勃地报了名,可傅姐却有所顾虑。“经过沟通,我们得知傅姐是认为自己有点胖、跑得慢会拖累我们,所以不敢出门跑步。”李安娜与陈琳薇是对接王龙飞夫妇的志愿者,在聊天中,他们听闻傅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楼下,深受触动,决心要带傅姐出门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
为解开傅姐心结,李安娜和陈琳薇经常上门与傅姐拉家常,通过一次次交流,傅姐终于打破心中桎梏。她走出家门,从最初走一段路就喘气,到现在走上几公里都健步如飞;她变得爱笑、自信,积极与外界接触。
如今,多数跑团成员能轻松跑下5公里,有的成员甚至还能完成半程马拉松。每周日,“红五星助盲跑团”成员都会如约而至,一同结伴欢笑跑向新生活。
胡亮说,“跑团既是盲友的快乐源泉,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看到盲人朋友们身体变好,性格变得开朗乐观。看到大学生志愿者们变得更有责任感、更懂得关爱他人,胡亮觉得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给别人点亮一盏灯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一直以来我们一家人都在追逐光明,但此时此刻我想把自己变成光,让黑暗不再可怕与寒冷,因为心中的光已经温暖照耀了我”。
如今,胡亮老师想为盲人做的事更多了,他打造的另一个子项目“口述影像——无障碍美育”更是全国首创,它是将经典画作通过口述影像的方式介绍给视障人士。目前这个项目正在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作,推广经典红色画作无障碍传播。助盲公益项目还包括文化艺术助盲、景点伴游、走进视障家庭和井冈山精神宣讲等多个子项目。此项目现发展有30多位视障人士和200多位大学生志愿者,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相继被新华社、半月谈、团中央官微等国家媒体以及省、市各大媒体报道。其中新华社和半月谈杂志社联合出品专访报道《奔跑的盲人》在全媒体宣传推送,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腾讯、微博、新浪、网易、百度、搜狐、凤凰网、抖音、文明江西、中国残疾人杂志社、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爱吉安等媒体纷纷转载,阅读量逾千万,不仅打造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育人新模式,还极大地营造了暖心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公益项目成立以来,胡亮家庭积极策划推动项目发展,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累计组织大小活动30余次,服务视障人士1000余人次,累计陪跑3000余公里,撰写整理 “口述影像——无障碍美育”朗读稿文本近20万字,指导视障主题插画近百幅,整理编辑视障跑者和志愿者来稿70余篇,撰写视障主题诗歌、文章数篇,以及视障文化文创设计、走进视障家庭、景点伴游等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近5000小时。社会残健共融的公益项目为社会输送了满满的正能量,践行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残疾人的关爱服务体系。
胡亮每天跑步或健步走时,都会心里默默背诵入党誓词,他说,要将入党誓词牢牢刻在心上,如果自己以后不幸完全失明,也不怕看不清入党誓词。胡亮在追逐光明的同时,将自己变成了光,帮助和影响了更多的人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残健融合。
胡亮老师始终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没有被困难打倒,始终坚定信仰,发奋图强,发光发热,照亮他人,为我们传递了更多的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