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井大的故事 |校友肖人翔作品《 并不遥远的“井冈山分院”》
编者按:六十六载风雨兼程,六十六年薪火相传。在“喜迎井冈山大学校庆66周年——我与井大的故事”征文活动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全校师生及广大校友的踊跃投稿。一篇篇稿件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井大66年的辉煌历史,展现了井大人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即日起本网站将推出“我与井大的故事”专栏,与读者共享这份属于井大的记忆与荣光。今天向大家推出的文章是78级校友肖人翔先生所著——《并不遥远的“井冈山分院”》,敬请品鉴。
作者简介
肖人翔,笔名翔子,1961年生,江西万安人,无党派。1978年秋至1981年夏就读于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从教40年,发表论文200余篇,著述百万余字。一手创办了“井冈山文学社”,独创WM语文教学法,创立了“肖人翔网络研修工作室”。2021年领衔编撰出版《古色万安》,成为万安中学“十八滩文化素养教育”校本课程。
并不遥远的“井冈山分院”
职场四十年亦即从教四十年,档案表的学历栏“大专”,一直保持至今。
曾几何时,一股股旋风般的“提升文凭”,或在职函授,或离职进修,拿本科文凭很是容易。而我坚持自主充电学习,拒不“搭车”搞什么老牌乃至名牌大学文凭。
何哉?很简单,我认为我就是为“师专”而生的,就该永葆“师专生”名号;而且,我特喜欢母校校名的红色元素,由当年的“井冈山分院”直到今天的“井冈山大学”。
一
师专旧址在赣江畔,校门口即沿江路。
1978秋至1981夏,我就读于此。校大门的门柱上挂着一个冗长的名称: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那时图方便,凡是必须署校名的作业、文稿或信封等,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这个校名大幅度地简缩为“江师院井分院”,但我实在觉得“井冈山”金贵而只将校名简缩一半即“江师院井冈山分院”。
毕业参加工作后,经常出差路过旧址;而凡是路过,一定驻足沉吟。锈了的铁门和斑驳的墙,旧的;而苔藓和阳光,新的。
“井冈山分院”对面,是赣江及江心名胜白鹭洲。其“白鹭洲书院”,乃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说白了,那是700多年前的高等学府,著名的;它造就了江万里、文天祥、刘辰翁等多位明星。几乎每个星期天,我都与同室周应兵结伴来此游览,颇有点顶礼膜拜的味道。
“井冈山分院”左侧,临近井冈山大桥。课余散步必“到此一游”。这座建成于1970年的跨江大桥,其桥头堡、栏杆和灯具等无不打上红色烙印。而这,恰恰与我们这一批“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达成了某种历史默契与人生投影。我的同室兼同桌熊敏兄,是从井冈山博物馆讲解员岗位上考取师专的。我俩是当时班上个子最矮的,属“天生的一对坐前排”,由此形影不离,尤其晚饭后散步先走一段井冈山大桥,而后掉头去有线电厂他舅舅家。
一个多小时的且走且聊,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井冈山红色历史。因为我姓肖,所以往往是他一个玩笑“你是井冈山悍匪肖家壁方面的后代”,我对他一个怒目圆睁“你说正经的好不好”,即开始“井冈山斗争”话题;他不仅记性特别好而且口才杠杠的,井冈风云遂此滚滚不息地涌入我脑海。
二
就这样,“天时地利人缘”所致,红色信念深入我的灵魂深处,而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教育生涯。
执教的第一站是乡镇中学。1983年,我一手创办吉安地区第一家中学生文学社“井冈山文学社”,并以此为载体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两年后获全国中学生文学社评比“春笋指导奖”,应邀赴山西参加“全国中学文学社夏令营暨与黄河笔会百名作家联谊座谈”。
执教的第二站是县中万安中学。我在“井冈山文学社”基础上开辟校本课程“井冈红史”,并创作出版十万余字的课程读物即章回体历史纪实文学《井冈山播火》,其校本课程相关论文多次获全国奖;至九十年代末,我以副校长兼教务主任身份主导学校的“两省一市新课程改革试验”专项工作,大力拓展红色课程并推动全体教师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独特,学校因此获得教育部颁发的“课改先进学校奖”,而本人获“课改先进个人”称号。
三
教坛奋斗中的如此这般之红色要素,使得我两度回到母校做讲座。
2011年6月10日那次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92年。两次讲座相比较,主题近似:第一次是师德报告,第二次是励志报告。所异者,第一次在大礼堂,第二次在阶梯教室;第一次面对师专1992级全校新生,第二次面对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部分学生;第一次主讲人两个(不同级不同系的校友),第二次六个(同是78级中文1班的校友);第一次是应母校宣传部之邀,第二次是人文学院趁我们班毕业30周年聚会之际而特邀。
记忆如昨,第二次讲座历历在目。那天,老天酝酿暴雨,阶梯教室异常闷热。仅十来分钟,讲者听者皆汗水湿透衣衫。主持人随机引申说:“这是校友的激情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主持人是人文学院院长,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他并未事先准备主持辞,而是临场发挥。六个主讲者,每一个结束后他都作出即兴点评,简捷明快,行云流水。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么一个细节。讲座进程过半,他说:“从同学们的表情看得出,师兄们的人生历程及真知灼见触动了大家的灵魂。为记住六位师兄的精彩,我把他们的姓名写到黑板上,请大家记下来……”
依既定安排,我是第一个登台的。显然,多人轮番上场而依次展示风采,压力最大的当是第一个和最末一个。何况,六个讲者中,或来自吉安市,或来自南昌市,或来自深圳市,或来自福州市,就我一个来自小县城。于是,我站在最基层的视角,以中学教育工作者、县级党外干部兼草根文人的身份发言,并按事先预备的格调说真实的自己,说精粹的片断,附带几句人生感悟。
现场反应不错。我这个“打头阵”的算是推出了一个恰切的气场罢。我是这么开头的:
尊敬的班主任彭老师和陈老师,尊敬的人文学院领导,亲爱的校友们同学们:下午好!非常高兴,在此接受母校老师的检阅和再教育,并借此机会向师弟师妹们汇报自己30年来的风雨历程。这次讲座先给定好了题目:事在人为——学科专业与个人发展。我是当年中文系毕业的,毕业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职业习惯,我先解词后造句发言。所谓“事在人为”,顾名思义,事情是要靠人去做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事情的成败与否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
“事在人为”的反义词是“听天由命”。所以,我最喜欢这么一句格言,“事在人为,莫说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跨进一步天地宽”。下面,以这句格言为引子牵出我本次“短讲座”的主旨:接受现实,从偶然的遭遇中闪烁出必然的价值之光……
其实,我这个主旨,亦属于那天整个学术活动之主旨。三个小时后,全部“短讲座”结束。主持人特意地将“重量级人物”请上台,虽高龄但身体硬朗、精神矍烁、中气十足的班主任彭礼贤老师发表小结讲话。彭老师首先肯定地认为“这一次多位校友集合式的精短讲座,比任何一场大讲座长报告的效果都好”,他并且递进一步,语重心长地对听讲座的学生提出两点希望,“第一、珍惜现在的幸福条件,认真读书,努力进取;第二、保住底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顺便,彭老师还代替我们回忆起“当年考取师专相当不容易,那年全国600多万报考,仅录取27万”。的确,正因为此,作为历史人物,我们那批“78级大学生”,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若干年后都书写出了“这一个而非那一个”的人生页码。应邀做讲座的六个人,是就典型性与代表性而选定的。比如章学方,代表商场骄子,儒商之类。学方豪爽,豁达,诚恳。他满腹经纶却不贬抑他人,更不卖弄作秀。作为企业家兼诗人,他对人生的精彩诠释,来自于数十年人生之大起大落。他所亮出的中心句“追求的境界是虚实相生”,其要义,亦如他引用的一首友人诗所表达的“看月几十年,不识上下弦;正反同一理,缺了还会圆”。
正亦反,缺而圆。这不正是师专七八级的共同写照吗?各有各的打拼历练,各有各的命运跌宕,也就各有各的故事及价值。如果时间允许,全班每个同学都可以登台说道说道的。78级中文1班,当年的“老三届”社会青年以及当年的应届高中生,合起来才形成了我们那一段苦涩而酸甜的历史,合起来才造就了我们这一道别致的人文风景。
四
“毕业30周年回母校”活动结束后仅两个月,即2011年8月29日,我收到班长常江大哥用“特快”寄来的聚会纪念册。
这个纪念册由南昌汪沛主编。作为《江西画报》社资深编辑,操作此事确乎轻车熟路的。册名《凝聚真情切,汇留善果丰》,以个人小传或简历为主体。班主任彭老师作《序》,开头以“蚌病成珠”概括我们这一代“后文革时期学子”的共性,中段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表述我们这个班的个性;结尾掷地有声“78级中文1班,是我们永远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班长常江深情以置《前言》,文词洗练,悦目。其末段婉约而余音绕梁:“母校提档升级,今非昔比,我等微薄礼赞,也是感恩;三十年历练之甘苦,当言传晚生,为其来日蓬勃给力;师生相见座谈,不觉人已老,何须惆怅近黄昏;学友历年成果,等身论著,心血熬成,特为此编册记述;所登小传、玉照,勾画奋力轨迹,辉映当年的靓帅;刊列联络图,通联诸多方式,相助来日交流便捷;携回聚会定制的属相玉玺,案头可留印墨宝,更是念想之物;商妥网址,来日聊天有渠道,依然是相聚的余韵。”纪念册封三是“聚会随吟”,与之配套的是聚会画册里的“聚会感悟”。几位宿儒式的同学写的是古体诗词,飘逸出一股股的唐风宋韵。今重读,忍不住也要涉足一下;据心境,步苏轼《定风波》之韵罢。
苏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吾曰,卅载聚会风雨情。
只是当年懵懂间,何须惆怅问苍天。眼光眸波见师范,勿憾,至今仍忆分院。卅载一逢皆情缘,梦萦,云块难遮昔日颜。彼此阳光心态好,不老,长此默默祝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