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校友会

学校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全国第十届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理论研讨会

10月26日至28日,井冈山大学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全国第十届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理论研讨会”在井冈山召开。校党委副书记肖宜安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敖四江参加会议并主持开幕式和第一阶段主旨发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军事院校、科研院所、干部学院、党校、地方党史部门以及革命博物馆等1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井冈山大学学报》等期刊和媒体也参加了会议。

肖宜安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最灿烂、最绚丽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文化,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蕴含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生动展现了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源。井冈山大学作为扎根革命老区的高校,建校六十多年来,充分发挥地处井冈山的独特区位优势,聚焦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取得了系列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在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历史主动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研讨中,学者们围绕“红色文化资源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历经2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领域更加宽广、学科背景和研究方法更具有多样性;二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研究观点更具有学术性和创新性;三是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学科归属更为明确;四是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规律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理论研讨会是井冈山大学多年打造的红色文化资源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围绕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开展研讨。本次会议通知发布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220余篇论文,经过遴选,有87篇论文入选。(文图:陈刚 审核:肖发生、胡正佩)